效果可媲美试管!久备不孕这种治疗比吃药和手术都好,怀孕率提升75%

慢性炎症这个词相信姐妹们都听过,它或许不会让你的身体立刻感受到明显的伤害,但是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成为很多慢性病的温床。
备孕期间的慢性炎症会导致输卵管炎症,导致通畅性受影响;
内膜出现慢性炎症,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
慢性炎症会造成细胞DNA损伤,精子、卵子细胞更脆弱,对慢性炎症没招架之力,这会造成精卵质量和胚胎质量下滑;
慢性炎症还会影响卵巢功能,造成卵巢储备降低;
慢性炎症还会引起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造成免疫功能亢进,从而对胚胎产生排斥,降低着床机会。
面对慢性炎症,我们能想到最多的就是抗生素治疗,比如针对慢性内膜炎,临床标准治疗路径就是抗生素治疗。
对于因为慢性炎症造成的输卵管堵塞不通、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等临床上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
但今天圈姐想告诉大家一个效果可媲美试管,但不用吃药、不用手术的中医疗法,国外文献认为它相比常规治疗,对怀孕率可提升75%。
到底是什么方法呢?赶紧和圈姐一起来看看吧!
01揭秘中药保留灌肠法
中药保留灌肠起源于《伤寒论》中的“导法”,药物灌肠的作用部位在直肠、结肠,属中医大肠的范围。
大肠为中医六腑之一,主传导与化物,与肺相表里,通过经络相互连属。
因此中医认为,药物保留灌肠虽作用在大肠,但通过脏腑表里,经络连属均通过肺而发生作用。
肺者,五脏六腑之华盖,百脉所朝会,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药物可布达各个脏腑而发生作用。
上面是用中医理论解释了一遍中药保留灌肠法,如果你看的似懂非懂,我用一句不太严谨的大白话说一下你就明白了。
药灌肠子里,能当全身的药使唤,靠的是身体里的“通气管道”(经络)和“中央空调系统”(肺)给送到各个角落起作用。
当然我们今天主要强调的是,中药保留灌肠在生殖领域的运用。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简便,价格便宜,还有着其他疗法没有的独特治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药物高位缓慢注入,不仅有效成分不易被消化液破坏,而且有利于直肠黏膜吸收,并可避免病人的呕吐反应。
另外,药物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化学变化,同时也减少药物对肝的毒性和副作用。
此外,从生殖角度来看,直肠与子宫临近,子宫与直肠之间的静脉丛相互吻合,大肠周围有很多毛细血管。
中药灌肠可使药物直接浸润,渗透子宫输卵管周围组织,有助于炎症吸收、粘连松解和癥瘕消散。
最后,中药灌肠比起口服药物吸收更快,吸收更有规律,治疗作用维持时间更长。
以上只是理论上说的,至于实际疗效究竟怎么样,临床试验最有发言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实打实的试验数据吧!
02针对输卵管堵塞,怀孕率提升75%
让我们一起先来看发表在PLOS子刊上的一篇meta分析,研究者从1000多篇与中药保留灌肠相关文章中纳入23篇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中国研究。
这23项研究总共涉及1909位确诊为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的女性。
这些女性分为两组,实验组做了疏通手术,术后做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只做了疏通手术,没有灌肠。
结果发现,实验组大约比对照组怀孕率提高了75%,这个结果非常可靠,P值非常小。
另外研究发现,不仅仅是怀孕率提高,手术联合灌肠组的总体治疗效果也显著高于单做手术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输卵管出过问题的人,手术后宫外孕风险很高,但是这个文献显示,手术联合灌肠组的宫外孕发生率比单做手术组低了60%。
文献显示,这些细节让灌肠效果更好:
首先,灌肠时间需要长一点,每次灌肠药在肠子里的保留时间超过30分钟最佳;
其次,插管不用太深,灌肠管子插的浅一点(<15cm)可能比深一点(≥15cm)效果略好,这个有点意外;
另外,治疗疗程超过三个月效果比短时间更有效,中短期内(≤6个月)观察到怀孕优势更明显,当然长期看实验组也还是更好;
最后,无论是做哪种输卵管疏通手术(通液、腹腔镜、宫腔镜、宫腹腔镜联合),加上灌肠都能提高怀孕率。
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前十位中药是:莪术、三棱、赤芍、当归、桃仁、红藤、败酱草、川芎、路路通和丹参。
另外一篇研究从炎症标志物的角度进行了数据比较,结果发现,中药保留灌肠组的TNF-a和IL-6血清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
03针对慢性子宫内膜炎,临床怀孕率翻倍
我们来看一个针对131名在常规试管治疗失败后接受宫腔镜检查的研究队列。
其中66名被诊断为慢性内膜炎的患者被纳入观察组,65名没有子宫内膜炎的患者被纳入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在下一次进行试管周期之前接受了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宫腔灌注治疗,而对照组则直接进入下一个试管周期。
结果发现,两组患者临床怀孕率和胚胎植入率之间出现了倍数级差异.
中药灌肠组临床怀孕率和胚胎植入率分别为48.5%和24.2%,而对照组分别为29.2%和14.9%,显示出显著差异(P < 0.05)。
综上,中药保留灌肠法对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着床失败、怀孕率下降有效。
04针对子宫内膜异位,hcg阳性率增加
在王竹然等人的研究中,纳入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300例,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使用中药保留灌肠,另一组不用药。
比较她们的黄体转化日内膜厚度、生化妊娠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继续妊娠率。
结果发现,最有统计学意义的是hcg的阳性率,中药保留灌肠组生化妊娠阳性率为62.78%(113/180),高于对照组的51.67%(6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在临床妊娠率(57.78%vs 50.00%)、早期流产率(9.62%vs11.67%)、持续妊娠率(90.38%vs88.33%)方面,中药灌肠组都略好,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这个研究中药灌肠组94人获得持续妊娠,而对照组仅53人,按照原始入组比例来算,中药灌肠组持续妊娠率为52.22%,而对照组为44.16%。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冷冻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但还需要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证实。
另外,张亮等研究发现,中药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动脉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有明显改善作用,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
这个结果说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良好疗效,超声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示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05针对宫腔粘连,活产率翻倍
中医认为宫腔粘连多由内外因所致,即频繁宫腔操作损伤肾精,外感邪气,肾亏血少,导致气滞血瘀、凝带成瘀。
中药灌肠是通过直肠的吸收渗透作用提高药物的盆腔吸收率,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雌激素对宫腔粘连复发有明确的作用。
我们来看刘晓丽等的研究,纳入重度宫腔粘连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
试验组采用雌激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纯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一年后的怀孕率和活产率。
结果发现,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32%比70.97%),治疗1年后观察组妊娠率和活产率高于对照组(77.42%比51.61%,45.16%比22.58%)。
注意,以上的差异并非偶然,P<0.05,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
主要的中药配伍为:鸡血藤、艾叶、茯苓、牡丹皮、炮姜、赤芍、昆布、桂枝、小茴香、夏枯草。
06局部抗炎改善内环境,提升卵子质量
盆腔内部的慢性炎症状态(无论轻重)、炎性因子升高,已被证明是影响卵子质量、精子活性、胚胎着床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许多灌肠方剂含有具有明确抗炎功效的中药(如败酱草、红藤、蒲公英、赤芍、丹参等)。
药物通过肠壁吸收直达病灶,能更直接地在盆腔局部发挥作用,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盆腔内组织水肿和粘连程度,创造一个相对更友好的孕育内环境。
07调节免疫与内分泌
一些研究认为,中药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其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皂苷类等)还可能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温和地调节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如雌激素、孕激素).
这对改善排卵功能、优化子宫内膜容受性(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有潜在帮助。
同时,中药的整体调理作用也可能有助于调节失衡的免疫状态,减少针对精子或胚胎的异常免疫反应,这在某些不明原因不孕或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中可能有意义。
08哪些人群可以从中受益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医治疗方式,需要经过专业中医师辨证后决定,主要适用于以下生育困难群体:
明确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宫腔粘连,并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者;
输卵管通而不畅或轻度堵塞者(尤其术后预防再粘连效果更佳);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特别是术后辅助治疗,改善盆腔环境助孕);
不明原因不孕的患者(想尝试改善盆腔微环境);
薄型子宫内膜、反复种植失败者(结合补肾活血中药,尝试改善内膜血供);
准备进入试管婴儿周期前,或胚胎移植周期前(用于调理宫腔和盆腔环境)。
还有一点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中药保留灌肠通常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而非单独治愈不孕的方案。
它可能对改善基础条件,提高自然受孕几率或辅助生殖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09中药保留灌肠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专业指导是前提,必须在正规中医院校毕业且有生殖领域经验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医生会严格辨证论治,根据具体体质、舌脉象、病因(如寒热虚实)开具个性化的灌肠药方,盲目使用他人方剂或通用方存在风险!自行灌肠更不可取!
其次,把握最佳用药时机,通常建议在睡前操作,便于保留更长时间。
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下次月经来潮前停止,试管婴儿周期的灌肠方案需与生殖医生充分沟通协调。
再次,操作需要规范化,由护士或医生指导培训后进行。
注意药液温度(38-40°C)、插管深度、推注速度(缓慢),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黏膜,药液量通常在50-150ml之间,具体遵医嘱。
最后,患者还要注意药物反应,部分患者在保留初期可能有轻微便意或腹胀,属正常反应,尽量坚持。
如果出现剧烈腹痛、肛门灼痛、腹泻不止或过敏反应(皮疹、瘙痒),应立即排出药液,停止操作并咨询医生,部分活血化瘀药物在经期或孕早期禁止使用。
总之,如果你遭遇生育困难,一定不要忽视宫腔环境健康,改善它的炎症环境、激活血流循环,或许就是您抱娃的转机。
中药保留灌肠作为一种温和的辅助疗法,可以精准调理宫腔微环境,提升内膜容受性,改善盆腔慢性炎症,提升卵子及胚胎质量。
当然,个体差异较大,请大家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
希望这份来自中医智慧的局部疗法,为您的抱娃之路增添一份踏实的力量,加油!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科普分享,不对所引用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onventional surger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tention enema for tubal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LoS One. 2023 May 18;18(5):e0285859. doi: 10.1371/journal.pone.0285859.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s in Multiple Paths for Tubal Factor Infertility Patie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16 Sep;36(9):1034-1037. Chines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retention enema combined with intrauterine douching for patients with endometritis].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11 May;31(5):639-42. Chinese.
王竹然,许晓露,漆光兰,等. 中药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21,27(3):113-115.
张亮,王晓红,匙磊,等. 超声分析中药保留灌肠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疗效[J]. 养生保健指南,2019(11):318. DOI:10.3969/j.issn.1006-6845.2019.11.305.
刘晓丽,王晓滨,孙岩,等. 雌激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宫腔粘连术后疗效的临床观察[J]. 北京医学,2023,45(6):552-554. DOI:10.15932/j.0253-9713.2023.06.019.